news
居民生活将有哪些改善,首都功能核心区控规安排好了 |
发布时间:2020-09-03 08:47:04| 浏览次数: |
居民生活将有哪些改善,首都功能核心区控规安排好了 首都功能核心区的规划建设会给居民生活带来哪些变化? 办好居民家门口的事,有的放矢补齐民生短板,解决身边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是《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8年—2035年)》编制的重要目标。构建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核心区要建设成为人居环境一流的首善之区。 优质教育更均衡 全面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多种途径推动基础教育资源的布局优化和品质提升。通过加强资源整合与精细化设计,在有限空间内建成高品质、有特色的基础教育设施。
加强托幼和小学教育资源的补充,通过品牌示范校、集团校建设,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引领带动作用,实现全市教育质量整体提升和均衡发展,使群众能够就近享受高水平的教育服务。同时,鼓励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设施融合,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加强课外教育、社区教育设施建设力度,满足不同人群接受继续教育的多种需求。 到2035年,基础教育设施千人用地面积不低于2218平方米。 公共卫生更安心 加强医疗卫生资源优化配置,推进分级诊疗,构建功能健全、布局均衡、服务完善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提升疫情监测预警能力,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优先提升医疗资源薄弱区域的配置水平,重点提升急救、康复护理服务资源配置,完善院前医疗急救服务体系和网络建设,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提高传染病监测和处置能力,强化应急救援能力。
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加强设施标准化建设与均衡化布局,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实现基层首诊、分级诊疗,筑牢基层公共卫生“网底”。针对群众的个性化需求,完善专科医院网络建设和特色服务,加强妇幼保健机构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开展特色中医医疗服务,传承和弘扬中医药文化。 夯实公共卫生基层基础,强化街道公共卫生职责,把公共卫生服务管理纳街区的社区治理体系。发挥社区公共卫生委员会作用,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用好社会力量,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助力健康北京建设。 到2035年,千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达到14.6张左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15分钟步行可达基本全覆盖。 老年生活有保障 坚持“老、残、儿”一体化建设的原则,构建多元统筹、医养结合的社会福利体系,实现老有所养、弱有所扶。 完善居家为老服务床位配置标准与配套政策,逐步形成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方式,加快推进住宅适老化改造和居家为老服务申请机制建设,让群众在家就能享受高品质的为老服务。 创新养老福利设施建设模式,建设复合型养老福利设施。鼓励养老机构、残疾人福利设施与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等临近或合并设置,实现医养结合;鼓励利用腾退或共享空间资源补充福利设施,实现设施的共建共享。
到2035年,千人居家为老服务床位与机构养老床位数达到10.4张左右,社区养老服务驿站10分钟步行可达基本全覆盖。 居住改善有路径 有序推进平房区申请式改善,完善平房院落储藏、厨房、卫浴、采光、晾晒、停车、绿化等功能,提高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结合雨儿胡同、菜西的实践经验,鼓励居民采用自愿登记方式改善居住条件,探索完善“共生院”模式,在延续街区历史记忆的基础上,引导功能有机更替、居民和谐共处,逐步建立平房区可持续的维护更新机制,让老胡同的居民过上现代生活,提升居民的归属感和文化自豪感。 分类推进老旧小区综合整治,逐步完善老旧小区人居环境整治菜单,实现老旧小区申请制、订单制改造。发挥基层组织的作用,充分征集群众意见,创新工作方法,完善居民改造需求表达与反馈机制,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实现居住环境的有机更新。探索多元化资金支持模式,明晰政策清单,做到政策捆绑、资金统筹,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加快老旧小区综合整治推进步伐。 实施好物业管理条例,推动物业管理与基层社会治理深度融合,探索符合平房区实际情况的物业服务模式,逐步完善老旧小区环境与设施维护管理的长效机制。 绿色出行更低碳 加强街道空间整体设计,统筹安排各类街道设施,结合道路断面优化,强化交通空间的无障碍设计、全龄友好设计和场所营造设计;结合社区服务设施、沿街外摆空间、异型交叉口及转角广场,营造魅力交往场所;加大行人、自行车路权保障,依托滨水空间与绿化空间拓展健步悦骑空间,提升步行与骑行体验,改善出行环境。 推进安宁交通建设,最大限度降低小汽车交通对居住区、学校、医院等区域的噪声干扰或安全影响,鼓励绿色出行,提升宜居水平,让老城慢下来、静下来,让胡同逐渐回归成为有绿荫处、有鸟鸣声、有老北京味的清净、舒适的公共空间。 加强地面公交与轨道交通服务的整合,推动公共交通体系改革,通过改善轨道交通接驳环境、优化地面公交线网和促进交通场站复合利用,提供可选择、可竞争、可替代小客车方式的优质公共交通服务。
加强停车治理调控,充分吸收王府井周边七条胡同打造交通安宁友好街区的优秀经验,有序缓解停车矛盾,多措并举解决好停车问题。近期加强停车治理、挖掘停车潜力、适度供给停车设施,实现停车入位、停车付费。远期进一步提升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引导绿色出行,降低小客车出行依赖性。 绿地景观更宜人 扩大公共绿色空间规模,提升游憩功能与空间品质。提升完善林荫路、林荫景观街、林荫漫步道三级林荫街巷的连续性与舒适性,串联滨水空间、公园绿地、历史名园与各类历史文化节点,形成绿荫完整覆盖、空间尺度宜人、安全有序的连续步行空间,结合植篱、花坛、花架与休闲设施的设置,营造环境优美的街巷景观,提升市民出行的绿色获得感。 借鉴广阳谷、新中街城市森林的建设经验,加强留白增绿,提高各级公园绿地、小微绿地和附属绿地规模和品质,多途径提高绿地的开放度,合理增加游憩设施,促进公共绿色空间复合利用。 保护与延续老城大树遮荫的景观效果,加强绿化景观精细化建设,丰富绿化形式。鼓励居民参与绿化建设与维护,提升公众绿色获得感。到2035年人均公共绿色空间面积提升至8平方米,逐步提高绿化覆盖率。 生活服务更便利 以便民、利民为出发点,构建便利规范的生活性服务业体系。 完善社区生活性服务网点布局,补足织密基层商业网点,形成多层次、全覆盖的服务网络,让居民的日常生活消费更加便捷。提高服务类型的多样性和适应性,调整业态结构,满足居民对生活性服务业多样性、便利性的消费需求。 注重保留和提升带有社区记忆的老店,规范提升现有设施,因地制宜增补菜场、便利店等便民服务设施。加强监督引导,促进生活性服务业规范化、便利化、连锁化、品牌化、特色化、智能化运营。 文化生活更丰富 构建供给丰富、保障有力、魅力多元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全面提升大中型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服务水平,统筹推进街道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和社区综合文化室建设,重点优化文化设施空间环境品质,丰富文化内涵,扩大文化影响力与吸引力。
多途径提升文化产品和服务,探索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多样化、特色化建设,满足群众多层次、个性化文化需求。加强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展示和统筹利用,提升区域公共服务设施水平和公共空间品质,鼓励文物保护单位及历史建筑承担公共文化功能,促进文化传承。 到2035年公共文化服务设施15分钟步行可达基本全覆盖,人均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筑面积提升至0.41平方米。 全民健身有去处 构建活力多彩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提升大型体育设施服务水平,兼顾群众体育与全民健身的需求。同时,建设类型丰富、全面覆盖的中小型体育设施与场地,为居民提供便捷、多样的健康生活服务。
鼓励利用疏解腾退空间优先补足体育设施短板,促进体育设施与其他公共服务设施共建共享,鼓励利用老厂房、旧市场、地下空间等建设体育设施;鼓励企事业单位体育设施对外开放;鼓励做好与公园绿地、滨水空间及其他开敞空间的兼容设置,加大设施开放与资源共享力度,整体提升全民健身设施的覆盖面和服务水平。 到2035年人均公共体育用地面积提升至0.54平方米以上,全民健身设施15分钟步行可达基本全覆盖。 基础设施更友好 建设精品市政,加强水、电、气、热市政设施保障能力,更新改造老旧隐患管线,提升市政管网运行的安全性。 坚持融合发展理念,建设友好型市政基础设施,强化市政专业整合、用地功能复合和空间环境融合,逐步引导市政设施隐形化、地下化、景观化,保持景观环境的优美、安全。 推进厕所革命,重点改善平房区环境卫生条件,让平房区的居民更加舒适、便利。实施好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以减量化、清洁化、资源化、无害化为目标打造垃圾分类示范区,完善垃圾分类收运设施,增强居民垃圾分类意识,促进习惯养成,实现垃圾分类全覆盖,建设文明城区。 应急防护有措施 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增强政治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平战结合,筑起坚固的国家安全屏障。 建立公共安全隐患排查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构建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应急管理体制,优化应急管理能力体系建设,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加强老城竖向管控,维持雨水地表自然行泄通道,开展海绵城市建设,完善防洪排涝设施,提升系统防涝能力,减少内涝风险。 建设韧性城市,坚持平战结合,统筹好应急救灾物资的运输和储备,建设应急救灾物资储备库,完善大型公共设施平疫转换预案,提高城市安全保障能力。 新闻链接——核心区控规首提“公共事务用地” 公共事务用地,是首都功能核心区控规首次创新提出的概念。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核心区规划所所长廖正昕介绍,公共事务用地主要是满足核心区居民在新时代不断变化的对公共服务设施的需求。核心区控规通过新增公共事务用地,一方面加强对公共服务用地的保障,另一方面也增强规划的适应性。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核心区规划所所长廖正昕 例如,以往在规划编制时,如果要建小学或幼儿园,必须把它规划为基础教育设施用地。“现在我们就不把这类用地规划为基础教育设施用地,而是规划为公共事务用地,作为教育设施使用。”未来,这块地可以相对便利地进行使用功能的转换,比如变为街道的文化活动中心、体育场馆,在建筑设计上也会考虑未来适应转换的要求。 “客观地说,核心区作为建成区,所有发展面临问题的调整,需要一个周期性,不是说一蹴而就马上就可以解决的。”廖正昕介绍,下阶段,本市将对公共事务用地的规划管理审批流程进行研究,明确公共事务用地内功能转换的简易程序,以确保实现灵活转换的初衷。 |
上一篇:明晰物业管理责任边界的法律逻辑 下一篇:人民社区:技术服务人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