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这个社区试点“物业+养老”新模式 物业员工义务兼职“养老领事”
物业服务企业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居民们低头不见抬头见的物业员工,这回义务兼职当上了“养老领事”。昨天,北京市朝阳劲松北社区的“物业+养老”新模式“满月”了,试点效果如何?记者前往社区蹲点。
午后暖阳洒满院子,刘情炎和陈阿姨一边晒太阳一边拉家常,如母女一般。事实上,刘情炎是愿景物业劲松北项目部的员工,而陈阿姨是她负责对接的一位老人。
劲松北是个40多岁的老小区,老人占居民总数超40%,为老服务需求很大。物业公司常驻社区,距离近、人员亲、硬件足,若能和养老融合发展,就能为老人们提供更便捷、优惠的服务。
今年10月,劲松北开始试点“物业+养老”的新模式,打那时起,刘情炎等5名物业员工有了“养老领事”的兼职。每位领事包楼包片,对接近200个老人家庭。
头一件事儿就是“地毯式”走访。领事们每周要开展至少一次入户巡视或电话联系,若是独居、高龄老人,巡视频次还要增加。“以前,我们总在办公室里坐等居民上门报修。”物业经理卢艳杰说,有时沟通不畅,老人难免带点儿怨气。现在不一样了,领事主动走进他们家里,有事儿时,伸把手、帮帮忙;没事儿时,也会坐下来唠唠家常。
刘情炎入户时发现,陈阿姨总爱盯着窗外,一看就是好久。原来,家里只有老两口,腿脚不好的陈阿姨已近一年没下过楼了。刘情炎借来轮椅,工作再忙,每周也要挤时间陪她下楼转转。
走进老人家里,才知道他们需要什么。“养老领事”入户后,梳理出了一张为老服务的需求清单,与附近的第三方机构对接,仅在过去1个月,就协调各类机构提供超千次上门服务。这张清单上包括老年餐、理发、电器清洗、保洁、助浴等,项目将根据老人的反馈每月更新。
曾爷爷86岁了,在他的手机通讯录里,领事彭磊的手机号排在第一位。“小磊像家人一样,能帮我解决好多事儿。”曾爷爷说,一个电话拨过去,彭磊便会根据他的需求,带着理发小哥、维修师傅等人上门,“以前,我得找不同的人解决,麻烦着呢。”
年轻的领事为老小区添了活力。他们操持起了老年手机班、健康讲座,还添置了电影放映机。每周五,不少老人携家带口去看露天电影,享受一段美好时光。
不知不觉,小区里多了烟火气和人情味。“阿姨今天包了饺子,中午来尝尝吧。”刘情炎的手机里,保留着一条居民发的短信。其他短信她总是看后即删,可这条让她感到“暖暖的,舍不得删”。
# 记者手记
服务做到老人心坎儿上
说起刚上任的“养老领事”,劲松北社区的居民纷纷点赞:“就好像有了一位随叫随到的亲人。”
近年来,养老照料中心、服务驿站、老年餐桌等设施为老人带来很多便利。可是,一些小麻烦却让老人面临大难题:比如,各种为老服务资源令人眼花缭乱,不知如何选择;家里电灯坏了、下水道不通,家人又不在身边;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点餐、预约服务碰到困难……
“物业+养老”的新模式受到好评,因为它从老人的实际需求出发,切实解决了他们生活中的难题。“养老领事”走进老人家里,精准把握老人需求,提供一对一帮助。老人身边有了亲人,难题不出社区就能解决,满足感、幸福感大大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