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适用范围:最常见、最通用的灭火器。适用于扑救A类固体物质(如木材、纸张)、B类可燃液体(如油类、油漆) 和C类可燃气体(如液化气、天然气) 火灾,以及电器设备初起火灾。
使用方法:
提:提起灭火器,上下颠倒几次,使筒内干粉松动。
拔:拔掉保险销。
握:一手握住喷管,另一手压下压把。
瞄:站在上风方向,对准火焰根部喷射。
使用要点:
扑救液体火灾时,切勿对准液面喷射,以防溅出。
使用前需颠倒,确保干粉不板结。
有复燃可能,灭火后需防止再次燃烧。
适用范围:主要用于扑救A类固体物质火灾。新型的水基灭火器(水雾)也可用于扑救35kV以下电压的电器设备火灾。
提:提起灭火器。
瞄:对准火焰根部喷射。
喷射后会在物体表面形成一层水膜,有隔热、抗复燃的效果。
严禁用于扑救B类液体火灾和C类气体火灾。
扑救电器火灾时,仍需保持一定安全距离。
适用范围:主要用于扑救B类液体火灾、C类气体火灾和600V以下的精密仪器、电子设备及贵重物品的初起火灾。
握:一手握住喇叭筒手柄(或喷管根部),另一手压下压把。
切勿用手直接接触喷筒或金属管,以防冻伤。
灭火后应迅速离开,防止窒息(因大量二氧化碳聚集导致缺氧)。
在狭窄密闭空间使用后,需及时通风。
对A类火灾效果差,因二氧化碳会很快散去,无法渗透物体内部,易复燃。
适用范围:主要用于扑救A类固体物质火灾和B类液体火灾(如油类、石油产品)。
提:在奔赴火场途中,切勿将灭火器过度倾斜或颠倒。
拔:到达现场后,拔掉保险销。
瞄:一手握住喷管,另一手压下压把,对准燃烧物喷射。
喷射时,泡沫会覆盖在燃烧物表面,起到隔绝氧气和冷却的作用。
严禁用于扑救C类气体火灾和带电设备火灾。
扑救液体火灾时,应由近及远,覆盖整个液面。
适用范围:主要用于扑救初起的小规模火灾,如油锅起火、实验器皿着火、人体衣物着火等。也可作为逃生时披在身上隔绝火焰。
取:快速取出灭火毯,双手握住展开绳带。
展:双手将灭火毯展开或扯开,作为盾牌状拿在手中。
盖:从上风向接近火源,将灭火毯完全覆盖在着火物体上。
熄:切断电源或气源,等待一段时间(约15-30分钟),直至火焰完全熄灭。
覆盖时要完全隔绝空气,动作要快且准。
灭火后不要立即掀开,需待温度降至燃点以下。
质地柔软,无失效期,可重复使用(需检查是否完好)
无论使用哪种灭火器,请牢记 “提、拔、握、瞄” 四字口诀,并遵循以下原则:
保持冷静:判断火势,若已蔓延失控,立即放弃灭火,第一时间逃生并拨打119。
确保安全:站在上风方向,与火源保持适当距离。
对准根部:灭火的关键是切断可燃物,必须对准火焰的根部喷射。
彻底扑灭:即使明火已灭,也要确保没有复燃的可能。